简介: 贡布里希,全名:E.H.贡布里希(sir E.H.Gombrich)(1909―2001),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出生于一九O九年三月三十日,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后移居于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早年受教于维也纳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39―1949年供职于英国广播公司侦听部。1936年和伊尔莎・海勒(Ilse Heller)结婚;一子。【趣元素】 2001年11月3日在英国逝世,享年92岁。 他的父亲Dr.Karl B.combrich为一著名的律师,同时具有深厚地人文素养。 他的母亲Lenonie combrich Hock为钢琴老师,并且于当时重要的音乐家及作曲家们来往密切,如Gustav Mahler(1860-1911)Amold Schoenberg(1874-1951)等人。 他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有许多世界闻名的著作,其中《艺术的故事》从1950年出版以来,已经卖出400万册。 1999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尹定邦主编的《设计学丛书》中又重新推出贡布里希的两部巨著《艺术与错觉》和《秩序感》.....“总序”中有一段话很好地解释了贡布里希的两部著作列入湖南科技“设计学丛书”的理由:“(当前)设计本身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对设计理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不从观念入手,不解决理论问题,不把理论问题落到教育上,设计的发展最终还会有限度的,会影响整个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我以为我们所需加强的理论包括许多方面,如艺术史理论,生物进化理论,信息科学理论,哲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数学几何理论等这些常被艺术工作者忽视的理论却是贡布里希成功的关键。 当然,贡氏的书不止是给艺术工作者看的。搞科学的,哲学的,历史的,心理学的都可以看,说不定还会有意外收获。 对贡氏理论的四个印象: 1、贡氏的书中高度评价了阿拉伯建筑装饰艺术,特别提到阿尔汉布宫的精湛,华美装饰。 2、《秩序感》图版引用了凯尔特人的一面青铜镜子......凯尔特装饰技法与几何学有很大关系,在操作中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贡氏在论述对称与对称破缺,秩序与混沌,装饰与素朴等对立性质对于艺术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两极之间的张力。 4、贡布里希在书中不少篇幅谈到艺术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的,《艺术与错觉》与《秩序感》的译文是一流的。
全部语录:
1、 我们很容易把一件作品当做一时异想天开的
产物,但 在 制作这类东西的 人看来,却是 一件庄严的 工作。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 —— 贡布里希2、 艺术家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 —— 贡布里希
3、 正是
由于摆脱了 模仿自然界这一束缚,获得了 自由,他 们才能传达出那种超自然 的 观念。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4、 低手庸才试图循规蹈矩却一无所
获,而艺术大师离经叛道却能获得一种前所 未闻的新的 和 谐。 ——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5、 如
果我 们由于 爱好美丽动人的 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 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变成绊脚石。一幅画的美丽与 否其实并不在 于 它的 题材。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6、 正是
在 希腊发现了 表达"心灵的 活动"的 艺术,而且 不管中世纪艺术家对这一目标的 理解有多大的 差异,没有 那份遗产,基督教就绝不可能利用图画来为自己服务。 ——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7、 希腊和
罗马艺术曾经教给人们用优美的 形式去想像神袛和 英雄的 形象,这也有 助于 印度人创造他 们的 救世主形象。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8、 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
棱角的 生硬形状,而是 比较喜欢弯曲的 弧线。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9、 在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最大的障碍是不肯摈弃陋习和偏见。 ——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10、 事实上,左右我
们对一幅画的 爱憎之情的 往往是 画面上某个人物的 表现方法。有 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因而也 能深深为其所 动的 表现形式。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11、 我
们必须认识到,一旦艺术家最终彻底绝念于 把事物表现成我们眼见的 样子,他 们的 面前将会展现多么伟大的 前景。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12、 希腊化艺术喜欢这样狂暴强烈的作品:它想动人,而它也的确动人。 ——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13、 如
果我 们完全不了 解过 去艺术必须为什么目的服务,也就很难理解过 去的 艺术。我们上溯历史走得越远,艺术必须为之服务的 目的 就越明确,也 越奇特。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14、 佛教不仅通过
给予艺术家新任务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它还带来了 对待绘画的 崭新态度,即十分尊重艺术家的 成就。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15、 这种有
节制的 中国艺术只是 审慎地 选取几个简单的 大自然 母题,自有某种妙处。但 是 ,不言而喻,这种作画方法也有 危险性。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16、 法国拉斯科山洞岩画――――这就是
对图画威力的 普遍信仰所 留下的 最 悠久的 古迹;换句话说,原始狩猎者 认为,只要他 们画个猎物图,大概再用他 们的 长矛或石斧痛打一番,真正的 野兽也 就俯首就擒了 。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17、 埃及人大画他
们知道确实存在 的 东西,希腊人大画他 们看见的 东西。而在 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 画中表现他 感觉到的 东西。 ——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18、 东方的
宗教教导说,没有 比正确的 参悟更重要的 了 ――――用艺术去辅助参悟。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19、 我
们现代的 观念是 一个艺术家必须"创新",前面已经看到,过 去大多数民族绝对没有 这种看法。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20、 形状如
此,色彩也 是这样。因为艺术家不再感到非研究和 模仿自然 界的 实际色调层次不可,他 们也 就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所 喜欢的 某一种颜色去作画图解了。 ——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21、 几何形式的
规整和 对自然 的 犀利观察,将二者 结合起来乃是 一切埃及艺术的 特点。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22、 在
以后的 若干世纪里,在 中国和 日本(日本采用了 中国的 观念),绘画的 标准一直很高,但 是 艺术越来越像是 高雅、复杂的 游戏,因为有 许许多多步骤大家早已熟知,也 就大大失去了 它的 兴味。 ——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23、 公元前5世纪的
希腊雕像和 绘画的 头像当然 不是 显得发呆或茫然 ,就此而言不能说没有表情;但 是 他 们的 面貌似乎 从未表现出任何强烈的 感情。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24、 如
果我 们看到一幅画画的不正确,那么不要忘记有 两个问题应该反躬自问。一个问题是 ,艺术家是否无端地 更改了 他 所 看见的 事物的 外形。另一个问题是 ,除非已经证明我 们的 看法正确而画家不对,否则就不能指责一幅画画的 不正确。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25、 波拉克西特列斯时代――――当时的
艺术已经达到那样一种境界,类型化的 形象和 具体的 形象之间取得了 一种新的 巧妙的 平衡。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26、 短缩法――――它意味着
艺术家的 目标已不再是 把所 有 的 东西都用最 一目了 然 的 形式画入图中,而是着 眼于 他 看物体时的 角度。(选自 伟大的 觉醒:希腊 辞行出征的 战士)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27、 罗马人的典型作法是从希腊建筑中取其所
好,然 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运用,他们在 各个领域中都是 这样做的 。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28、 当时最
关紧要的 不是 好不好看,而是 玩不完整。艺术家的 任务是 要尽可能清楚、尽可能持久地把一切事物都保留下来,所 以他 们并不打算把自然 描绘成从偶然 碰上的 角度看到的 样子。他 们是 根据记忆作画,所 遵循的 一些严格的 规则使他 们能把要进入画面的 一切东西都绝对清楚地 表现出来。(选自 追求永恒的 艺术:埃及)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29、 正是
严格地 循规蹈矩和 寓变化于 规律之中二者 所 达到的 平衡,使得希腊艺术在 后世博得了 那么巨大的 赞美。 —— 贡布里希《艺术的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