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世界的中国万里长城,是地球上最著名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8851.8千米,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千公里。
如
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 长城加起来,总长度估计超过 了 5万公里; 如果把修建长城的 砖石土方筑一道1米厚、5米高的 大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 球一周有 余。长城在各个朝代的建造时间:
先秦时期:长城最
早建筑于 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 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 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 争霸互相防守,纷纷在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 早的 是 公元前7世纪的 “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趣元素】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 北方的 匈奴毗邻,在 修筑诸侯的 互防长城同时,又 在 北部修筑了 “拒胡长城”。这时长城的 特点是 东、南、西、北方向 各不相同,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 。
大小国家相继修筑了长城用以自卫。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 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 维护和 巩固空前统一的 大帝国安全,秦始皇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就是大规模修建长城。秦始皇使用了
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 二十分之一,筑起了 “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万余里”的 长城。从此才有 了 “万里长城”这一名称。汉朝时期:汉武帝登基后,连续发动多次对匈奴的
战争,将其驱逐至漠北。并且 修复了 蒙恬所 筑的 秦长城,此后又 修建了外长城,筑成了 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米的 长城。4.隋朝时期:隋朝两代统治者
先后7次调用近200万劳力,于 北部和 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 北魏和 周、齐修筑长城的 基础上,使东迄紫河,中经朔方、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 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2000年之后,调查人员发现了 多处隋朝修建长城的 遗迹。5.两宋时期:山西岢岚境内的
长城为北齐、隋、宋三个王朝修筑。这是 中国首次发现宋代长城。宁夏发现的 宋代长城遗迹,位于 固原市原州区战国秦长城南北两侧。时间跨越千年以上的 战国长城与 宋代长城在 同一地 区并存。6.明朝时期:明前期的
长城工程主要是 在 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 ”各处烟墩增筑高厚,墩旁开井,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
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 外边长城,和 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明中叶百余年间建成了 众多长城重镇。后来又 重修辽东边墙“自绵州迤东抵三岔河,又 自三岔直抵旧辽阳“。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易以砖石,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长城的建筑方法: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
“因地 形,用险制塞”的 重要经验,凡是 修筑关城隘口都是 选择在 两山峡谷之间,或是 河流转折之处,或是 平川往来必经之地 。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
可节约人力和 材料,以达“一夫 当关,万夫 莫开”的 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 是 选择在 险要之处。至于
修筑城墙,更是 充分地 利用地 形,如 像居庸关、八达岭的 长城都是 沿着 山岭的 脊背修筑。 在建筑材料和 建筑结构上以“就地 取材、因材施用”的 原则,创造了 许多种结构方法。长城的建筑结构:
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
城墙,而是 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 、镇城烽火台等 多种防御工事所 组成的 一个完整的 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
1.版筑夯土墙;2.土坯垒砌墙;3.青砖砌墙;4.石砌墙;5.砖石混合砌筑;6.条石;
7.泥土连接砖。
另外,还有烽火台、城堡、关城等特殊建筑。
总长度测定:
现今人们一般说的长城一般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是明长城的长度。
国家文物局和
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
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近5年的 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