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前,是北洋军阀的时代,从1912年到1928年共16年。这一时期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正好是四年。第一期为1912年至1916年的袁世凯时期,第二期为1916年至1920年的皖系军阀时期,第三期为1920年至1924年的直系军阀时期,第四期为1924年到1928年的奉系军阀时期。
这期间的【趣元素】 在 北伐战争之前北洋政府一直是 全国政治舞台的 中心,直到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全国政治舞台中心逐步转到南方,到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实现全国形式上的 统一后,全国政治中心也 就正式转到了 南京。
政治局势非常混乱,但 总的 来说有 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 北洋政府,另一条主线是 孙中山领导的 革命党。1、先说第一个时期,袁世凯时期(1912年2月-1916年6月)
辛亥革命胜利后,按照南北谈判的
最 终结果,由袁世凯出任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虽然 获得了 总统的 位置,但 摆在 袁世凯面前的 有 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革命党坚持要他去南京就职,但 袁世凯的 大本营在 北方,如 果到南京上任,就势必会力单势孤,成为南方革命党的 傀儡;第二个问题是 在 他 就任大总统之前,南方革命党制定出了 一套《临时约法》,这套约法简单来说就是 实行内阁责任制,由国会中获多数议席的政党组建内阁,且 内阁责任制下大总统做出的 决定,要内阁总理签字后才能生效,说白了 按照《临时约法》,袁世凯这个大总统只有 建议权,没有 决定权,基本被架空。无论是
到南京就职还是 《临时约法》,都是 架空袁世凯的 手段,不过 袁世凯沉浮宦海三十多年,这点把戏对于 他 来说要解决并不难。他 先是 在 北京策动了 一场兵变,时间正好是 南方代表团来到北京的 第三天,兵变的 主演是 北洋第三镇的 领导曹锟,演出的 内容就是 在 北京到处抢劫放火,面对这种情况,袁世凯无奈地 对南方代表团说,不是 我 老袁不愿意去南京就职,现在 北方实在 太乱,我 真的 是 走不开呀。 这下,南方革命党也 没有 办法,只得同意袁世凯在 北京就职了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很快就出现了
“府院之争”,因为按照《临时约法》,当时实行的 是 责任内阁制,所 以总理的 权力就很大,完全能制约住袁世凯这个总统。 袁世凯时期的 第一任总理是 唐绍仪,他 做了 三个月的 总理,跟袁世凯吵了 三个月,最 后辞职不干了 。 唐绍仪辞职后,袁世凯便提名外交总长陆徵祥出任内阁总理,不过 陆徵祥的 内阁成员名单始终没能在 国会通过 ,陆徵祥内阁最 终也就胎死腹中。到了 这个时候,袁世凯便提名他 的 老部下赵秉钧出任第三任总理,不过赵秉钧的 总理只是 过 渡性的 ,因为这个时候大选已经展开,谁都知道大选中产生的 总理会替代赵秉钧,所 以让赵秉钧当总理也就没人反对了 。在
1913年的 大选中,宋教仁领导的 国民党获得了 胜利,他 也 成为了 中国史上第一个民选总理,可惜的 是 在 他即将赴北京就任的 时候,在 上海火车站被人刺杀身亡,宋教仁的 死立即引发了 革命党与 袁世凯之间的 激烈冲突,孙中山认为袁世凯已经抛弃了 宪政要实行独裁统治,南方革命党因此很快就与 袁世凯决裂,并于 1913年7月发动了 “二次革命”。但 这次革命准备非常仓促,而且 革命党人势力单薄,很快就被袁世凯镇压了 下去,孙中山、黄兴等 人再次流亡海外,开始了 革命的 再创业之路。在稳定了南方局势后,袁世凯逐渐将权力集中到了自己手上,为此他做了五件事情:
1.1、软禁副总统黎元洪。
他
把黎元洪从武汉强行架到了北京,并将其安置在 了 北京瀛台,也 就是慈禧软禁光绪的 地 方,好吃好喝地 供着 ,把黎元洪这个副总统控制了 起来;1.2、解散了国民党,废除了《临时约法》。
老袁先是软硬兼施,逼得国会通过
了 他 修改的 宪法,而老袁的 宪法是 将《临时约法》的 内阁责任制改为了 总统制,在老袁的 宪法当中,袁大总统将会发挥超级劳动模范的 精神,把所 有 的 责任都一肩挑了 。在 总统制的 宪法通过 后,老袁很快就宣布国民党是 非法政党,将国会中的 400多名国民党议员一网打尽,扫除了 政治上的 最 大对手;1.3、取消国会。
总统制有
了 ,副总统被软禁了 ,国民党也没了 ,接下来能制约袁大总统的 就只有 国会了 ,虽然 到这个时候国会只个摆设,但 摆在 袁大总统面前多少有 些碍眼,于是 袁大总统干脆连国会也 解散了 ;1.4、削弱段祺瑞等人的兵权。
中国历史上向
来都有开国皇帝杀功臣的 传统,只不过 老袁没有 学朱元璋,而是 学了 赵匡胤,温柔地 削掉了 创业元老们的 兵权,首当其冲的 就是 有 着 “北洋之虎”称号的 段祺瑞和 “北洋之犬”称号的 冯国璋,毕竟老袁已经做了 全国的 老大,手下的 兵权太大了 总是 个威胁,还是 把兵权拿在 自己手上最 为安全。PS:北洋三杰中的
另一位“ 北洋之龙”王士珍经常处于隐退和 出仕之间,他 经常是 出来做一段时间的 官,然 后就辞官回去隐居,所 以对袁世凯构不成威胁。1.5、军民分治。
通过
以上举措,中央的权力都归了 老袁了 ,可地 方上还有 大量的 都督,这些都督都是 割据一方的 诸侯,对于老袁来说也是 威胁。于 是 老袁便在 地 方设立了民政长,也 就是 省长,主管地 方行政。将地 方都督改为督军,只管地 方上的 军事,相当于 省军区司令。通过 这个办法,地 方都督的 实权大为缩水,老袁这个中央的 总统就没人能撼动了 。在
完成了 这些工作后,袁大总统的 权势也 达到了 巅峰,就在 这个时候老袁却犯起了 糊涂,于 1915年12月12日宣布称帝,史称“洪宪帝制”,老袁称帝的 举动一下子引发了 全国上下的 一致反对。称帝后没多久,不仅各地成立了 “护国军”起兵反对他 ,就连他 自己的 北洋系统也 出现了 分裂,到后来他 竟然 连北洋军都指挥不动了 。在 内忧外患的 局面下,老袁不得不宣布取消称帝,最 终于1916年6月6日在 全国的 一片骂声中死去,享年57岁。2、皖系军阀时期(1916年-1920年)
老袁死后,他的
小弟们便纷纷崛起,各地 的 军阀们都为争夺老大的位置开始混战了 起来。北洋时期的 军阀非常多,在 这里只说主要的 几个:2.1、北洋系主要分为三个派系
2.1.1、皖系,掌门是
段祺瑞,在 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的 局面下,段祺瑞乘机从北洋系拉出了 一帮兄弟组成了皖系,因为带头大哥段祺瑞是 安徽人,派系便因此得名,背后的 黑势力是 日本;2.1.2、直系,掌门人是
冯国璋,这个派系的 来历与 皖系差不多,只是带头大哥是 另一位北洋领袖冯国璋,冯国璋是 河北人,派系便因此得名,背后的 黑势力是 英美;2.1.3、奉系,其领导成员以张作霖起家时候的
老兄弟为主,这些人基本都是 绿林好汉出身,属于 典型的草根一族。因为老大张作霖是 奉天(沈阳)人,派系因此得名,背后黑势力是 日本。2.2、其他派系
2.2.1、滇系,前期领导人是蔡锷,在蔡锷死后唐继尧成为了新的领导人,因主要势力分布在云南而得名;
2.2.2、桂系,第一代桂系掌门人是
陆荣延,也 被称为旧桂系,后来旧桂系被以李宗仁为首的 新桂系推翻。这一派系因主要盘踞在 广西而得名;2.2.3、阎家班,以阎锡山为首,主要盘踞在山西;
2.2.4、冯家班,以冯玉祥为首,主要盘踞在西北,因此也被称为西北军。
首先崛起的
是 皖系,在 袁世凯死前,他 指定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继任总理。对于 段祺瑞来说,黎元洪在 北京没有 任何势力,而自己手上有 兵,黎元洪这个总统自然 容易被他 操控,便接受了 袁世凯生前的 安排,与 黎元洪组建了 新的 一届政府。不过
与 黎元洪共事了 一段时间后,段祺瑞便膨胀了 起来,毕竟黎元洪就是 个光杆总统,没有 任何实权,便逐渐不把黎元洪放在 眼里,把黎元洪当成了 摆设。被摆设久了 ,黎元洪终于 忍不住发飙了 ,撤去了段祺瑞的 总理职务,段祺瑞便离开了 北京,跑到天津暂时隐居了 起来。段总理走了 ,北京便空虚了,这个时候张勋就带着 他 的5000“辫子军”进京搞了 出“复辟”的 闹剧,还赶走了 总统黎元洪。见时机成熟,段祺瑞在 天津组织了 讨逆军攻打北京,“辫子军”不是 讨逆军的 对手,很快就被讨逆军击败,段祺瑞随后以“再造共和 ”的 功绩进入北京再次担任了 总理。通过
这番风波,黎元洪也 知道没实力就算当了 总统也 是 窝囊,就把总统的位置让给了 另一位实力派人物,北洋直系首领冯国璋。老冯是 凤凰男出身,到了 晚年没想还能当上民国大总统,不禁喜极而泣,立马就屁颠屁颠地 离开了 大本营江苏,跑到北京当起了 总统。老段和
老冯是 多年的 好基友兼战友,刚开始的 时候老段也 很欢迎老冯的 到来,但 是很快两人就撕逼了 ,因为老段要“武力统一全国”,在这个过 程中,老冯的 直系迟早会成为“武力统一”的 对象,对于 根本利益老冯是 不可能让步的 。很快,老冯就意识到自己在
北京当总统总感觉哪儿不对,是 的 ,北京是 老段的 地 盘,老冯的地 盘在 江苏,待在 北京不就等 于 被老段架空了 么?想明白了 的 老冯便在 1918年10月10日把总统的 位置让给了 徐世昌,自己回到老巢江苏去了 ,一年之后,也就是 1919年12月28日,老冯抛下了 他 的 北洋兄弟,往登了 西方极乐,曹锟继承了 他 的 遗志,成为了 直系新的 首领。老冯死后,皖系和
直系作为当时实力最 强的 两大军阀派系,自然 是 水火不容,一方面皖系要“武力统一”,另一方面直系至少也 要保住自己的 地 盘,于 是 双方最 终兵戎相见,于 1920年7月14日爆发了 直皖战争,在 开战之前,直系将奉系拉到了 自己的阵营,所 以这场战争实际上是 奉系直系两家对战皖系一家。直皖战争打的
很快,4天就结束了 ,头两天双方只是 试探性进攻,各有胜负,到了 第三天直系几乎 全歼了 皖系主力,皖系命悬一线。到了 第四天也就是 18日,张作霖的 奉系也 赶到了 战场,见皖系大势已去,便主动与 直系一起向 皖系发动了 最 后的 进攻,皖系被彻底击败。此战之后,段祺瑞下野,皖系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北洋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直系时期。
所
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再说说这段时间孙中山的 动向 。在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远赴日本重组了 革命党组织,并在 国内发动了 一系列的 武装起义,不过 都以失败告终。到了 1917年7月,孙中山来到广州组建了 中华民国军政府,由此开始了 革命新的 阶段。在 组建了 军政府后不久,孙中山就发动了 “护国运动”,依靠的 是 桂系陆荣延、滇系唐继尧、粤系陈炯明以及自己雇佣的 海军组成了 “护国军”。不过 因为依靠的 主要都是 地 方军阀,而这些地 方军阀都以自己的 利益为重,没有 孙先生那么伟大的 革命理想,所 以打到湖南后"护国军”就各自为战,很快就被段祺瑞和 冯国璋的 北洋军打败,孙先生于1918年5月离开了 广州,“护国运动”失败。3、直系军阀时期(1920年-1924年)
在
打败了 皖系后,直系成为了 实力最 强的 军阀,但 是 直系的 问题非常严重,首先是 直系没有 一个领袖人物,接替冯国璋的 掌门人曹锟无论是 能力还是 资历其实都远远不够,更要命的 是 曹锟还通过 贿选当上了 总统,贿选丑闻曝光后,曹锟名声扫地 ,连带着 直系也一起声名狼藉。二号人物,实际上的
领袖吴佩孚虽然 特别能打,但 跟段祺瑞一样,缺乏政治头脑,不懂得平衡,在 获得直皖大战胜利后就与 奉系闹起了 分赃不均的 矛盾,最终导致了 1922年4月的 第一次直奉大战。在
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奉系尽出主力12万,直系也 不甘示弱,由头号战将吴佩孚领衔10万大军迎击奉系,双方在 河北爆发了 大战。在 这场大战中,由于 张作霖的 奉系领导基本都是 绿林好汉出身,这些人都没受过 正规的 军事教育,平时打群架、打小规模战争可以凭着 勇武获胜,但 一旦遇到大规模的 正规战,就被以北洋正规军为班底的 直系军队打了 个落花流水,五天的 战役最 后以奉系的 惨败收场,此战奉系死亡3万多人,被俘4万多人,张作霖本人也 差点被俘,这一战也 是 “玉帅”吴佩孚的 巅峰之作。在
这场大战之前,冯玉祥被吴佩孚安排监视与 张作霖有 勾结的 河南督军赵倜,不过 赵倜也是 个糊涂蛋,在 大战胜负不明的 时候就大呼“吴佩孚死了 ,张作霖必胜!”公然倒向 了 奉系,在 奉系战败后,赵倜也 自然 没好果子吃,地 盘直接被冯玉祥给夺了 。战后论功行赏,吴佩孚让冯玉祥当了 河南督军,却没有 注意到冯玉祥其实并不可靠。战败后的
张作霖回到东北后痛定思痛,夺去了 以前绿林出身的 老兄弟们的 兵权,大量启用了 军校出身的 一批新的 将领,如 杨宇霆、郭松龄等 ,用现代化的 军事理论重新训练了 20万精兵,这成为了 他 在 第二次直奉大战中获胜的 基础。到了1924年9月,养精蓄锐2年的张作霖倾全部主力20万进攻直系,吴佩孚也
再次率领直系主力20万迎战张作霖,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主要在 山海关展开了 激战,这场大战没有 任何的 预演,一上来就是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时间山海关杀得血雨腥风,双方士兵的 尸体也 是堆积如 山。直奉双方在 山海关角力了 一个月后,冯玉祥在 直系的 后方突然 叛变,率军攻入了 兵力空虚的 北京,抄了 直系的 老家,导致直系全线溃败,此后奉系乘胜入主北京,北洋也 迎来了 最 后一个时期,奉系时期。4、奉系军阀时期(1924年-1928年)
奉系入主北京后,便迅速扩大战果,很快就从北方打到了
长江流域,大有 一统天下之势。这就震惊了 南方的 军阀们,于 是 南方的 直系军阀在 这个时候放下了 手头的 争端,一致对付张作霖,由此爆发了 “浙奉战争”,“浙奉战争”的 结果就是 奉系大败,直接被赶出了 长江流域。而这个时候,冯玉祥与
郭松龄联手反叛了 张作霖,郭松龄手上拥有的 是 张作霖最 为精锐的 第三军团,由于 事发突然 ,张作霖一时间无法招架,郭松龄甚至一度打到了张作霖的 老巢奉天附近,老张也 一度被逼得几乎 下野,虽然 郭松龄的叛乱最 终被平定,但 张作霖也 因此元气大伤,直到死的 时候奉系也 没恢复过 来。而吴佩孚虽然
在 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大败,但 主力仍然 保留了 下来,很快他 就在 武汉站住了 脚跟,并重新训练出了 一支精锐部队,到1926年北伐前夕,与 孙传芳、张作霖形成了 三足鼎立的 局面。5、北伐战争
护国运动失败后,孙先生重新组建了
中国国民党,并于 1920年11月28日回到了 广州,于 来年5月5日担任了 “非常大总统”,“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此后孙先生在 苏联的 帮助下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农”三大政策,建立了 黄埔军校,并逐步发展出了 属于 革命的 军队,可惜孙先生在 1925年逝世,没有 看到北伐胜利的哪天。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誓师北伐,北伐的主要目标就是当时的三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此时的
吴佩孚并没有 把北伐军放在 眼里,他 集结了 全部的主力在 河南对付冯玉祥并防范张作霖,只安排了赵恒锡等 湖南地 方军阀抵挡北伐军。不想北伐军战斗力非常强悍,很快就拿下了 长沙,占领了 几乎 整个湖南。听闻湖南兵败,吴佩孚才知道自己太掉以轻心了
,于 是 调集主力南下,打算在 湖南湖北交界处与 北伐军决一死战。正当他 调兵遣将的 时候,北伐军攻入了 湖北,吴佩孚集中了 几乎 全部主力与北伐军在 汀泗桥和贺胜桥展开了 大战, 这两场战役都打得非常激烈,尽管“玉帅”吴佩孚能征善战,但 还是 不敌此时已经兴起的 北伐军,经过 五天的 血战,吴佩孚战败,不得不退守大本营武汉。蒋介石率北伐军攻到武汉后,在 攻城不下的情况下采取了 围而不攻的 战术,很快就断绝了 吴佩孚的 补给,吴佩孚最 终不得不放弃武汉逃到了 河南,吴佩孚大势去矣。在
击败了 吴佩孚后,北伐军转而攻向 了 孙传芳。孙传芳与 吴佩孚虽同属直系,但 在 北伐军进攻吴佩孚的 时候,孙传芳企图坐山观虎斗,不想在 北伐军调转矛头攻向 自己的 时候也 没能抵挡北伐军的 攻势,在 江西战场丧失了 几乎 全部主力,很快就丢失了 江西、福建、浙江以及江苏、安徽的 大部分地 区,孙传芳所 谓的 “五省联军”,此时连一个完整的 省都没了 ,孙传芳也 大势去矣。在
北伐军攻入长江流域后,经过了 一个短暂的 “宁汉分流”时期,到了 1927年底,蒋介石重新统一了 国民党,结束了 短暂的 “宁汉分流”格局,并于 1928年1月实施了 第二次北伐。到了
这个时候,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的 冯玉祥见吴佩孚和 孙传芳失势,便见风使舵地 加入了 北伐,使北伐军总人数达到了 70多万人,而此时的 张作霖手上只有 大约30万人马,自然 不敌兵力、士气、战力都占优的 北伐军,到了1928年6月就撤出了 北京,撤到了 关外,在 撤退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张作霖死后,他
的 儿子张学良继承了 奉系,于 1928年底宣布东北易帜,加入南京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在 形式上统一了 全国,北伐战争就此结束,北洋军阀史也 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