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1506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介绍吴承恩:“嘉靖中,吴贡生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也”,“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趣元素】 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200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政府决定在
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人物生平
1529年(嘉靖八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大44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吴承恩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兴办水利等
德政事迹。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周游湖南新化(古梅山)卖文写书为生。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于
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 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 诗酒之间,和 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 往来。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终因受人诬告,“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
杭州,活了 大约76岁,晚年在 贫穷中逝世。吴承恩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
牛奇章、段柯古辈所 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 淮”,颇得官府、名流和 乡绅的 赏识,《淮安府志》载他 “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 书籍,如 《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 小说或野史。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
目成诵。他 精于 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 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 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 故乡出了 名,受到人们的 赏识。他
官场的 失意,生活的 困顿,使他 加深了 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 认识,促使他 运用志怪小说的 形式来表达内心的 不满和愤懑。他 自言:“虽然 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 鉴戒寓焉 。”吴承恩还写过 一部短篇小说集《禹鼎志》,不过已经失传,只能看到一篇自序。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然
而科举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又因与 长官不谐,拂袖而归。后又 聘任过 荆王府纪善。《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
他 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 看不惯官场的 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 搜求的 奇闻已“贮满胸中”,并且 有 了 创作的 打算。50岁左右,他
写了《西游记》的 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 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个人作品
吴承恩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西游记》,另著词集《花草新编》及短篇小说集《禹鼎志》(《禹鼎记》)等
,大多散佚。诗作有 《海鹤蟠桃篇》《春晓邑斋作》《杨柳青》《长兴作》《秋兴》《金陵客窗对雪》《田园即事》《桃源图》《堤上》《舟行》《题沈青门寄画海棠用东坡定惠院韵》等。词作有 《点绛唇》《浣溪沙》《如梦令》《西江月》《满江红》等 。散曲作品有 《沉醉东风》《醉太平》《水仙子》《驻云飞》《梁洲序》《满庭芳》等 。吴承恩诗文,有
后人辑集的 《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存世,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卷四末附小词三十八首。另有 《续稿》一卷。人物评价
《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
“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 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 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长兴县志》: “性耽风雅,作为诗,缘情体物,习气悉除。其旨博而深,其辞微而显,张文潜后殆无其伦。”
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李维祯:吴承恩的诗文成就时说,吴的
诗文“率自胸臆出之”,不事雕琢,他 的 诗和 唐代的 钱起、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相上下,他 的 古文与 宋朝的 欧阳修、曾巩相出人。陈文烛: “今观汝忠之作,缘情而绮丽,体物而浏亮,其词微而显,其旨博而深。《明堂》 一赋,铿然
金石。 至于 书记碑叙之文,虽不拟古何人,班孟坚柳子厚之遗也 。诗词虽不拟古何人,李太白、 辛幼安之遗也 。 盖淮自陆贾﹑枚乘﹑匡衡﹑陈琳﹑鲍照﹑赵嘏诸人,咸有声艺苑,至宋张耒而盛,乃汝忠崛起国朝,收百代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沉辞渊深,浮藻云峻,文潜以后,一人而已,真大河韩山之所 钟哉! ”李维桢: “嘉隆之间,雅道大兴,七子力驱而近之古,海内翕然
向 风。其气不得靡,故拟者失而粗厉;其格不得逾,故拟者 失而拘挛;其蓄不得俭,故拟者 失而糅杂;其语不得凡,故拟者 失而诡僻。至于 今而失弥滋甚,而世遂以罪七子,谓李斯之祸秦,实始荀卿。而独山阳吴汝忠不然 。 汝忠于 七子中所 谓徐子与 者 最 善,还往倡和 最 稔,而按其集,独不类七子……中人之好,从来久矣。天下方驰骛七子,而汝忠之为汝忠自如 。 以彼其才,仅为邑丞以老,一意独行,无所 扳援附丽,岂不贤于 人远哉! ”作品特点
吴承恩与
明代前后七子同时代,其文艺思想与 他 们相近, “汝忠谓文自六经后,惟汉魏为近古,诗自三百篇后,惟唐人为近古;近世学者 ,徒谢朝华而不知蓄多识,去陈言而不知漱芳润,即欲敷文陈诗,难矣” 。 “此论则比何﹑李通达得多,故其诗作,多自胸臆出之。朱彝尊 《明诗综》 四十八谓其诗 ‘习气息除,一时殆鲜其匹。’ 吴承恩的 诗作浪漫主义气息又 特浓,故被陈文烛称为 ‘李太白、 辛幼安之遗也 ’。” 吴承恩的 见识非凡,不仅看到当时的 文坛之弊,而且 能跳出复古主义的 圈子,独树一帜,强调 “谢朝华”“蓄多识”“去陈言”“漱芳润”。 在 诗文创作中, “率自胸臆出之,而不染于 色泽,舒徐不迫,而不至促弦而窘幅,人情物理,即之在 耳目之前,而不必尽究其变” , “师心匠意,不傍人门户篱落,以钓一时声誉” 。这便超越了 前后七子,而独步文坛。吴承恩的
诗文 “率自胸臆”“师心匠意” ,据现存240余首诗歌词曲﹑障词及颂赞来看,除一些障词﹑颂赞属于 应酬外,大多极富有 历史﹑文学艺术价值。《二郎搜山图歌》 是 他 精心构思的 上品,虽是 题画诗,却假借二郎神搜山捉妖的 神话故事,揭露了 当时“五鬼”“四凶” 横行的 黑暗现实,期望 “胸中磨损斩邪刀”“救月有 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 ”“谁能为我 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 。这与 《西游记》 赞扬孙悟空 “大闹天宫” 的 英雄主义精神与 气概何其相似?《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 对当时社会风气的 揭露是 何等 逼真而传神: “夫不独观诸近世之习乎 ?是 故匍匐拜下,仰而陈词,心悸貌严,瞬间万虑,吾见臣子之于 太上也 ,而今施之长官矣;曲而跽,俯而趋,应声如霆,一语一偻,吾见士卒之于 军帅也 ,而今行之缙绅矣;笑语相媚,妒异党同,避忌逢迎,恩爱汝,吾见婢妾之于 闺门也 ,而今闻之丈夫 矣;手谈眼语,诪张万端,蝇营鼠窥,射利如蜮,吾见驵侩之于 市井也 ,而今布之学校矣。” 《赠卫侯章君履任序》 道, “况乎 行伍日凋,科役日增,机械日繁,奸诈之风日竞,其何以为之哉? ” 这与 宗臣的 《报刘一丈书》 对当时官场污浊与 官吏腐败的 揭露何其相似,作者 对现实的观察何等 敏锐细致。百回本 《西游记》 对天宫﹑龙宫﹑地 狱的 弄虚作假﹑官官相护﹑肮脏交易的 披露多么令人浮想联翩啊!他 的 《陌上佳人赋》 堪与 陶潜 《闲情赋》 相媲美。《宿田家》“柴门闭流水,犬吠花上月” 堪称绝句精品。最 能表现他 个性的 则当数其《送我 入门来》、《赠沙星士》﹑《答西玄公启》, “狗有三升糠分,马有 三分龙性” , “虽贫杜甫还诗伯,纵老廉颇是 将才” , “平生不肯受人怜,喜笑悲歌气傲然 ” ,狂傲不羁,并自称“淮海竖儒” , “蓬门浪士” 。他
在 《花草新编序》 中说: “重其人兼重其言,惟其艺不惟其类。 丽则俱收,郑卫可班于 雅颂;洪纎并奏,郐曹无间于 齐秦。” 强调文学创作的 实绩,重视艺术作品本身的 艺术价值: “丽” ,美也 ,艺术形式美是 其价值之所 在 。这就突破了 明前后七子的 复古主义文学观,独树一帜,倡导文艺创作的 “情”“挚” ,追寻 “奇”“丽” 的艺术风格。他 在 《范宽溪山霁雪图跋》 中强调 “真趣”“意象如 生” ;在 《题沈青门寄画海棠用东坡定惠院韵》 中高倡 “真趣”“独绝” , 虽是 题画诗,却显见其鉴赏旨趣—— “意先足”、“奇赏”、“绝流俗”、“传神”、“真淑” 等 。 在 《序技赠写真李山人》 中又 强调 “情趣”“真趣” ,与 后代公安派、 李贽的 文学主张何其相似。人物争议
明代百回本《西游记》的
作者 ,旧传为丘处机,此说随着 钱大昕对《长春真人西游记》原书的 披露而不攻自破。乾隆时又 出现了 另一种新说法,有 位籍贯江苏淮安的 学者 吴玉搢认为百回本《西游记》的 作者是 他 同乡明朝人吴承恩。在他 撰写的 《山阳志遗》卷四里说:“天启旧志列先生 (指吴承恩)为近代文苑之首,……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书中多吾乡方言,其出淮人无疑。”这是 指明天启《淮安府志》卷一九艺文志“淮贤文目”中,著录有 “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其中包含题名为“西游记”的 作品;同时,章回小说《西游记》中也 多有 苏北方言,由此两点判定吴承恩是 小说《西游记》的 作者 。后来鲁迅的 《中国小说史略》、胡适的 《西游记考证》都采用了 吴玉搢这个说法,并对吴承恩的 事迹作了 考订,从此吴承恩著西游记这件事就几乎 成为家喻户晓的 文学常识。然 而学术界就此仍存有 争议。《百回本〈西游记〉是
否吴承恩所 作》中指出,从《西游记》问世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 三百余年里,各种刊本或署朱鼎臣编辑,或只署华阳洞天主人校而不署作者 姓名,或署丘处机撰,没有 一本承认吴承恩的 著作权。胡适1921年的 《西游记序》也 说此作“是 明朝中叶以后一位无名的 小说家做的 ”。后来鲁迅先生力主吴承恩说,胡适得到鲁迅抄给他 的 材料,便在 《〈西游记〉考证》中也 持此主张。章培恒指出,在
清初黄虞稷的 千顷堂书目里是 把“吴承恩西游记”著录进卷八史部地 理类的 ,可见前述《淮安府志》著录的 吴承恩的 《西游记》,应是地 理类的 游记而并非章回小说,而且 吴承恩曾仕明荆王府的 纪善官职,从他 的 故乡苏北淮安到湖北蕲州的 荆王府正可说是 “西游”。从方言看,西游记的 作者也 可能并非苏北人吴承恩。章文已考知百回本《西游记》中“实是 长江北部地 区的 方言与 吴语方言并存”,又考知《永乐大典》所 引“梦斩泾河龙”一段中“本存在 苏北地 区的 方言,却无吴语方言,经百回本的 作者 加工后,增添了 吴语方言,但 没有 再增添苏北地 区的 方言”。黄永年赞同章培恒的
观点,并补充论据:其一,百回本的原本初刻应在 嘉靖初年就已出现,而吴承恩其人一般估计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才出生,到1522年(嘉靖元年)他 才二十二、三岁,写成百回、二十卷的 大部头西游记,而且 写得如 此“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可能性很有 限。其二,黄寿成注意到,百回本二十九回的 回目是 “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如果吴承恩真是 作者 ,不应在 这里用上“承恩”二字,而且 用在 形象并不光辉的 “八戒”前面。吴承恩著《西游记》说的
流行并非偶然 ,具有 丰富的 证据支撑。主要有:吴承恩曾任职于 湖北荆宪王府,符合《刊西游记序》中指出的 “《西游记》出于藩王府”这个条件;《淮安府志》关于吴承恩生平个性,特别是 “吴承恩著《西游记》”有 明确记载;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后编为《吴承恩诗文集》)与 《西游记》存在 多方互证;《西游记》具有 诸多淮海地 缘特征,如 一说孙悟空原型为淮河神猴无支祁、唐僧籍贯为海州聚贤庄等 。但 从学理上作仔细考量,“吴著”说也 难以成为定案。后世纪念
墓址
吴承恩墓位于
淮安城东南的 马甸乡二堡村,在大运河东堤东的 南干渠东边。墓园呈方形,四周以小水沟与 外界相隔,占地 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基封土直径为5米,高1.5米,墓前竖有 1.5米高的 石碑,上刻有 阴文“荆府纪善吴承恩之墓”10个字。墓南10米有 4柱3门带脊檐的 牌坊一座。柱高8米,横坊书有 楷书“吴承恩之墓”5个字。墓西有 古式凉亭一座,四角飞翘,可供游园者 小憩。亭之北为甬道,甬道北尽头则为出入墓园之门。吴承恩墓东北3米处,为其父吴锐之墓。墓园植有 蜀松,垂柳数十株。1987年9月与 其故居一道被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10多年来,常有 海内外人士和 中小学生前去凭吊、瞻仰、祭扫。1974年12月,吴承恩及其父吴锐之墓同时被盗。由于当时调查人员只见到《先府宾墓志铭》,未能见到吴承恩的
棺材,故不知吴承恩的 墓已被掘。1981年8月,淮安市人民政府组织专人寻访吴承恩墓地,在 马甸乡找到了 吴承恩棺材前档板(上刻有 吴的官衔“荆府纪善”),于 是 找到了 吴承恩的 墓地 。当即清理了 墓穴,并将以吴墓为中心的 一块三亩地 征用下来,在 四周挖小渠环绕,建为吴承恩墓园。复原
素有
中国神探之称的 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让生活在 500年前、举世闻名的 《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及其大小夫 人“复活”了 。纪念馆
2004年,在
纪念吴承恩诞辰500周年之际,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政 府决定在吴承恩故居新建一座集文学研究、名人纪念、传统教育、文化博览的 纪念馆。2005年10月8日建成,2005年10月8日 (农历九月初六),吴承恩纪念馆开馆。坐落在 淮安楚州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吴承恩故居原屋毁于抗日战争,1982年为纪念吴承恩逝世四百周年,迎接全国首次《西游记》学术讨论会的 召开,淮安市人民政府在 吴宅旧址复建了 吴承恩故居。重新修复了 前后两进宅院的 吴承恩故居和 他 的著书室射阳簃。故居为古朴典雅的 青砖小院,内有 书房等 建筑。吴承恩故居以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接待着 成千上万的 海内外游客。整个故居占地 9876平方米,建筑面积1842平方米。故居布局分为四个院落,由门房、客房、轩厅、书斋等 26间房屋和 庭院及后花园悟园组成,辅以回环曲幽的 抱廊、假山、亭轩舫桥及竹木花卉,是 一组体现明代风格的清雅秀丽,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建筑群。正门上方匾额上“吴承恩故居”几个金黄色大字是
我 国已故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主席舒同所 书。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 们眼帘的 是一片苍翠的 竹林。修竹丛丛,绿叶婆娑,摇曳生姿,给我 们一种虚怀有 节,幽雅恬淡之感。这不由得使我 们想起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 几句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吴承恩一生屡遭困顿,而不随波逐流,这一丛修竹不正是 他 傲岸不俗的 风骨写照吗!面对竹林还使我 们想起一副古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吴承恩饱览诗书,博闻强记,学富五车,多才多艺。吴承恩故居有 三间正厅,客厅是 吴家的 主堂屋,是 举行喜庆婚丧大典和 接待至亲宾客活动的 场所 。抬头就能看见上面这块棕底绿字“射阳簃”匾额,它是 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 。淮安在西汉(公元前117年)最 早设县时曾叫“射阳县”,古代名人多喜欢用自己的 居住地 或者 出生地 为号,因此吴承恩也 起号“射阳居士”。他 的 好友也 是 儿女亲家状元沈坤曾经赠给吴承恩一块匾额,上面就写着 “射阳簃”。吴承恩非常喜爱,便把书斋“射阳簃”的 匾额挂在 正厅里,此匾额现已散失。厅前廊柱上的 楹联是 :“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这副对联,是楚州区已故政协副主席玛继宗老先生所 撰,它高度概括了 吴承恩创作源流和 一生的 文学成就以及他 的 名著《西游记》的 历史价值。研究会
为了
进一步推动研究深入开展,经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批准,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落户淮阴师范学院。该专业委员会是 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第一个在 总部之外设立的 专业委员会,由全国《西游记》研究知名专家蔡铁鹰教授担纲主任。2015年9月20日,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文化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张申康,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祁连仲,及各地 专家学者 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