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遂之死揭秘,毛遂真的是自刎而死吗,下面是趣元素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上真实情况下,毛遂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真实的毛遂到底是什么结局
1、赵王令毛遂领兵,毛遂战败自刎
毛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起码在中国,“毛遂自荐”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激励着寒门子弟拿出属于自己的勇气,进入风云莫测的中国历史舞台。然而关于这位知名人物的去世,史书的记载却显得有些莫能两可,据学者推测,毛遂应该是病逝的,不过著名作家鄢烈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毛遂之死》的故事,虽然这则故事的可信度不一定高,但是却在现今的网络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毛遂自荐”的
故事,小编在 这里不做累述,下面我 们就来听听鄢烈山的 这篇《毛遂之死》是 怎样刻画毛遂的 :公元前256年,北方的 燕国趁着 赵国元气大伤的 时候,派遣本国大将栗腹攻打赵国。在 开战之前,栗腹劝说燕王:“赵国的四十万士兵都在 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活埋了 ,如 今赵国的 孩子都还没有 长大成人,现在趁机攻打赵国肯定会大获全胜。燕王大喜,于
是 命令栗腹率领两千辆战车攻打赵国。此时赵国还没有 从战争的 伤痛之中恢复过 来,于 是 赵王犯愁了 ,派谁挂帅出征比较好呢?此时的 赵王想到了因为“毛遂自荐”而出名的 毛遂,于 是 准备提拔毛遂为大帅,出征讨伐燕国。毛遂听说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急忙跑到赵王那里推脱说:“不是 毛遂不愿意接受王命,而是 因为我 不能担当这个重任。身为大将,就必须有 统兵打仗的 经验,但 是 我 毛遂乃一介书生,怎能担任这一如 此重要的 职务?即使陛下让我 去前方做冲锋陷阵的 马前卒,毛遂也 誓死领命,但 是 万万不能让我 做一国之将!”赵王听到毛遂的
话之后很是 迷惑:他 去年自荐,以一己之力挽救了 赵国,现在 正是他 立下军功的 好机会,到了 这个份上他 为什么还会推辞呢?难道是 太谦虚了 不成?于 是 赵王不顾三七二十一,强行命令毛遂挂帅出征。毛遂知道自己无法违抗王命,在 离开故乡之前对自己家的 族人哀叹说:“这次战役必定失败,还请你 们照顾好我 的 孤儿寡母。”果然
,毛遂率领赵军和 栗腹交战,无论毛遂在战场上表现得有 多么英勇,却还是 阻挡不了赵军的 溃败,很快毛遂的 军队就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失败之后的 毛遂顿时感觉自己没脸回去见赵王和 阵亡的 将士家属,于 是 躲到树林之中拔剑自刎,结束了 自己悲剧的 一生。2、毛遂真的是自刎而死吗
如
果没有 研究过 春秋战国历史的 读者 们读完这个故事,就会觉得“毛遂之死”听起来还算是逻辑自洽,先前毛遂自荐成功,在 楚王面前为赵国争取了 宝贵的 同盟机会,从此名声如 日中天;而后来毛遂又 被愚蠢的 赵王送上战场,落得一个兵败自尽的 下场,前后的 反差强烈如此之大,让读者 们在 唏嘘不已的 时候还能悟出些许的 人生哲理。 是 历史就是 历史,我 们必须要来公正地 考证这段记载。由于鄢烈山在 写《毛遂之死》的 时候没有注明史料的 来源,那么我 们就必须结合其他 史料和 正常逻辑来分析这个故事。首先在 中国历史里,虽然 没有 “毛遂之死”的 典故,却有 着一个“毛遂坠井”的 趣闻。根据西汉学者
汉刘歆编撰,东晋学者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第六卷记载:在 赵国有两个叫毛遂的 人,一位就是 平原君的 门客毛遂,另一位则是 野人(普通老百姓)毛遂。有一天,野人毛遂在 地 里干活的 时候不小心摔入井中淹死了 ,平原君赵胜闻讯痛哭道:“苍天啊,我 又 失去了 一个能够帮助赵国复兴的 人才!”直到后来门客报告说淹死的 那个人是 另外一位野人毛遂,平原君才破涕为笑。3、毛遂之死揭秘
那么所
谓的 “毛遂之死”是 不是 也 如 同“毛遂坠井”一样,是 以讹传讹的 故事呢?首先我 们就要从相关史料进行分析了 。公元前256年,秦国发兵灭亡了 苟延残喘的 “西周国”(此西周为东周分裂而出的 西周),那么赵国和 燕国的 情况又 是 怎样的 呢?燕王喜即位之后,曾经对赵国发动了 两次进攻,一次就是 大名鼎鼎的 “栗腹攻赵”,一次是 “剧辛攻赵”,但 问题是 ,这两次战役都不是 发生在 公元前256年。首先,栗腹攻赵发生在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即位之后,派遣自己的 相国栗腹攻打赵国,燕军军队人数在 60万人左右。 此时,赵国名将廉颇率领8万赵军以寡敌众,两军在 宋子(县名)交战,燕军一溃千里,廉颇率领赵军一路追杀数百里。 为了 报复燕国,第二年廉颇和 乐乘率军攻打燕国,还在公元前249年包围了燕国的 都城蓟。至于
“剧辛攻赵”,则是 出现在 公元前243年,燕王喜发现赵国赶走了廉颇,并且 还被秦国步步紧逼,于 是想在 赵国的 背后动手,于 是 燕王喜派老将剧辛征讨赵国。虽然 说起来剧辛的 年龄和 廉颇一样老,但 是 他的 本事却远远不如 廉颇,刚刚进入赵国就因为轻敌冒进,被赵国另一位已经年近耄耋之年的 老将庞煖击败,自己也 死于 乱军之中。综上所
述,即使是记载年代错误,毛遂也 没有 机会登上当时赵国的 军事舞台。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内忧外患,西方遭到秦国的 步步紧逼,而东方还有 虎视眈眈的燕国在 背后捅刀,因此赵王在 将帅之才的任命上自然 是 慎之又 慎。即使第二次赵国撵走了 廉颇,但 是赵王却将军权交给了 一位年近耄耋之年的 老家伙庞煖,因此从各种情况来分析,赵王是不会随随便便找人带兵打仗的 。在
战国时代,赵国后期的 名将实在 数不胜数,就算廉颇下台、庞煖没能利用最 后一次合纵的 机会攻灭秦国,赵国也 还有 着 李牧这样的 末代名将。换句话来说,就算是赵国要灭亡了 ,赵王也 绝不会将自己的 军队控制权交到一个没有 打仗经验,只会逞口舌之利的毛遂手中,因为长平之战的 教训实在 是太惨烈了 。因此,无论是 从逻辑性还是 从相关史料来分析,所 谓的 “毛遂之死”只是 一个美丽的 谎言,我 们可以用故事的 眼光去理解它,却不可以轻易地 相信这种泛泛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