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个月,国际两大知名医院排行榜单陆续放榜。
当怀着期待打开排行榜,渴求从中找寻我国医院的影子时,却发现需要手拿放大镜,才能找到——
2023年3月,美国时政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联合数据公司Statista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最佳医院” 排名中,并无中国大陆地区医院的踪影;
而1月,全球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 “全球最具价值医院品牌排行榜报告”榜单显示,仅有 4家中国公立医院跻身前250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下称“仁济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以及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浙大一附院”)。
“中国的高校、企业早已进入国际一流大学的评价体系,唯独医院慢了一步。【趣元素】 ”一位受访专家如此叹道。
但这份结果又 让人有 些“不服”,因为无论以何种角度审视,这四家算得上“优等 生”的 医院,显然 不全是 国人普遍认知里的中国最 强公立医院代表。
在 2021年的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下称“国考”)中,浙大一附院排名第5,北医三院排名第6,仁济医院排名第28;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并未对外公布其“国考”成绩,标定其水平的 唯一标记是 在 “复旦排行榜”的 骨科专科排名榜中,这家又 名为河北省骨科医院的 机构,仅排名第7。
纵观国内当下最 权威的 公立医院评价体系和 排行榜——“国考”、复旦排行榜、艾力彼排行榜——最新发布的 2021年情况,“公立医院尖子生”应当是:北京协和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在 与 多位业内专家交流后八点健闻发现,上述“尖子生”之所 以无一上榜,既与 国内公立医院财务公开情况有 关,也 折射出不同体制国家对于 医疗与 医院的 差异化定位,不同导向 的 评价体系,催生出了 医院间不同的发展方向 。
对于 普通人而言,一个排行榜的 意义不在 于 它能创造多少你 追我 赶的 竞争感,或者提供多少业务竞争上的 游戏感,而在 于 它多大程度上反映真实的 发展现状。
在 全球排行榜面前,去反复问:中国评价体系内公认的“好医院”,为什么在 全球排名里没上榜、或没得好名次?这个问题背后是 一种更为根源的 好奇——在 中国公立医院狂飙发展的 近20年里,在 一次次从千万级到百亿级的 规模跨越后,国人当下究竟享有 着什么样医疗资源。
上榜寥寥,财务数据不公开或是第一大变量
一家医院在 “国考”中获得A++等级,这意味着 它至少在 国内赫赫有 名,科研和 学科建设均代表着 中国公立医院的 第一梯队水平。
对比Brand Finance的 “全球最 有 名气学术医学中心”榜单和 2021年“国考”排行,在 被披露的 13家获得A++等 级的 医院中,只有 北医三院和 浙大一附院入选国际榜单。
其中,北医三院和 仁济医院以相等 的 63.9分,位居94、93名,而浙大一附院和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一起,仅入围了 全球250强。
在 排行榜上排名前列的 ,仍是 那些早已闻名世界的 顶级医院:梅奥诊所 (Mayo Clinic),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
为什么中国医院上榜情况,和国内对中国医院实力的认知,差异如此之大?
其中一个因素是 数据的 可及性。 当前国际知名医院排行榜单,均需要主动收集数据,因此依赖于 医院数据公开的 程度,而非医院主动上报。而在 3、4年前,有 关人士曾多次表示,公立医院不得参加由境外第三方组织的 任何评价工作,更不得以此作为业绩加以宣传。
Brand Finance中国区总裁陈忆登告诉八点健闻:“全球最 具价值医院品牌排行榜报告’是 今年首度发布的 。虽然 客观来说,上榜医院未必是 当前全球范围内医院品牌价值最 高的 ,但 一定从国际第三方数据库中合法获取符合ISO10668和 ISO20671标准的 重要数据时,数据的 数量和 质量都较充沛的 ,尤其是 财务数据。”
换言之,那些未上榜但品牌力很强的医院,可能是今年未能被成功抓取可用于计算的数据。
“如 果无法从第三方的 数据库中抓取到某家医院的 各类数据,就无法对其进行客观、严谨的 评估。”陈忆登表示,只有 在 各类数据包括财务数据被合法获取的 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品牌价值的 评估,这是 全球公认的 国际化标准委员会ISO对品牌估值的 基本要求。
在过去,我国公立医院不需要公开财务数据,不像上市公司那般财务状况公开透明。
直到2015年底,国家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三大部门联合发布《关于 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 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公立医院要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提高医院财务运行透明度;2018年底,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在 全国所有 公立医院和 所 有 地 区推开。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 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但即使如此,公立医院主动将“万贯家产”摆上台面、受公众监督的做法,在现实中也寥寥无几。
在 国际医院排行榜面前,因公开数据的 缺失,或许一时无法得出“中国医院强弱与 否”的 答案;但 至少,数据获取造成的 遗漏,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医院数据不够透明的 现实。
一位医管专家解释,与 保险强势、医院需要适当披露内部数据以获取保险方信任度的美国不同,在 目前国内的 医疗体系中,院方并不会选择主动公开数据,这导致一些医疗机构内部的 业务数据不可取得。
在Brand Finance发布的 排行榜之外,美国时政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联合数据公司Statista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最 佳医院” ,也 尚未将中国大陆纳入排行范围,有 观点认为,这一排行榜尚未纳入中国地 区医院,大概率仍是 受到数据获取和 评价体系因素影响。
全球标尺之下,中国医院有多强?中国医疗强了吗?
即使如 前文所 述,中国医院没有 跻身全球排行榜,但 若想知道“在 全球,中国医疗的 能力处在 是 什么样的 水平”,其实还有 另一个解读维度。
根据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对不同国家医疗质量和 医疗服务所 做的可及性排名显示,我 国从2015年的 第60位,上升到2016年的 48位,一年间上升了 12位。
这是一个模糊的锚点。但至少证明,中国医疗水平正在快速发展的阶段。
但转到单体医院,评估的维度就复杂了。
庄一强指出,数据有 四个属性:科学性,可获得性,准确性以及可持续性。在 全球各个国家/地区数据开放程度不同的 情况下,全球性的 排行榜很难做。
“《美国新闻与 世界报道》的 ‘美国最 佳医院排行榜’排了 30多年,也 只包含美国医院,这说明他 们不一定有 信心拿到美国以外的 数据。”
数据还涉及到可比性的问题。
全球医学专家委员会公开表示,“2023年度全球最 佳医院” 评价体系所 给出的 分数仅在 同一国家/地 区的 医院之间具有 可比性,因为每个国家/地 区的患者 体验和 医疗数据评估方式不同,数据不统一,因而无法进行跨国比较。
在 数据问题之外,另有 观点认为,在 经济发展的 不同阶段,社会对医院的 期望和定义不同,对“好医院”的 定义也 不同。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 教授钱庆文曾撰文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 部分国家将医疗视作“报酬”,“好医院”常常指的 是 那些可以提供“最 好的 ”医疗技术的 医院;而以瑞典、中国为代表的 国家则把医疗视为“人权”,强调医院的 公益性、普惠性,让更多的 人可以享受基本的 医疗服务。
基于对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的考虑,庄一强认为,医疗或许不需要做全球的排名。
“中国医院与 英美医院的功能定位不同、运行环境不同,是 不是 本身就没有 可比性?”一位医院管理方面的研究人员甚至表示,在 美国,医疗被视为一个产业发展,拉动了GDP接近20%;在 中国和 整个欧洲大陆,医疗是 一个福利性行业。
“而且在我国,公立医院以财政拨款和基本医疗保障的支持为主,二者或在定位上就有区别。”
“排名重要,但排名的标准和相关指标所针对的功能定位,也同样非常重要。”
多位受访专家亦认为,受到数据获取、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导致医疗评价维度不同等 因素影响,从这个维度讲,当下还没有 一个可以被视作权威的 全球性医院排行榜。
但 审视当前我 国医院的 发展阶段,其实一定程度上,国内外对医院的 评价方向 其实正在 走向 一致——中国公立医院发展的 初级阶段正过去,中国医院已经从盲目扩张,奋力转向 提质增效。
惠宏医疗管理集团首席专家傅天明教授表示,从2011年医院评审指标修正开始,中国三级医院评审中“80%以上都是 质量相关的 指标”,而之前强调的 床位面积、人床比等 已经占比较低。“从重规模、重硬件,转向 重内涵、重软件。”
另一位医管专家亦表示,国内外医院评价的 区别只在 于 评价方的 目标以及评价方能够获取怎样的 数据。“病人安全和 医疗结果良好是 全人类的 一致追求。”
也有学者正在探索一套全球医院共用的评价体系。
北京协和 医学院卫生健康政策管理学院医院领导力与 管理学系创始系主任刘庭芳告诉八点健闻,为了 让中国的 医院管理和 国际接轨、进入国际医院排行榜,北京协和 医学院从2022年开始研究“中国式国际一流医院评价指标体系”。
他 表示,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要创建国际一流的 标准,既要结合国外的 评价指标,也 要结合本国国情。“中国医院不能单纯按照国外的 评价指标发展。”
目前,他 们已经研究出了 一套标准,其中一级指标3条,二级指标29条,三级指标128条,并得到了 医院、专家的支持。接下来,他 们将在 六家三级医院中验证这套标准,通过 实践不断调整,待指标确定后正式进院,最 终将达标的医院推荐给全球医学专家委员会(Global Board of Medical Experts,由Statista设立,用于 支持“全球最 佳医院榜单”),参与 国际排行。
刘庭芳表示,该课题即将在 今年10月结题,也 已经与 全球医学专家委员会取得联系。他认为,或许两三年之后,就会有 中国医院进入全球最佳医院榜单。
国内好医院的标尺:复旦、医科院排行榜、“国考”
在刘庭芳看来,国内有三种医疗机构评价工具:公立医院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民间的医院排行榜。
这三者 之间有本质的 不同:由国家制定标准、卫健主管部门评审的 公立医院评审是 评价医疗机构最 基本的 工具,更加全面综合,除了 数据结果,现场评价至少要占到三分之一;相对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更加结果导向 ,以数据考核为主,同时评价频率更高。
“这两者 是 互补关系。公立医院四年一评审,期间,一年一度的 绩效考核维持着 评价链条,这既是补充,也 是 指挥棒的 强化,让医院保持运转、改善的 惯性。”
不止一位受访专家认为,医院无法通过由民间机构推动的医院排行榜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
数据依然是这里的关键问题。
基于 对中国医院数据可获得性差的判断,一位医管专家认为,在 我 国,科学的 第三方排行榜一定不能谈论过 大的 事情,“因为你 不可能取得足够全面的数据,除非政府下场。”他 进一步强调,必须用科学方法解决明确、限定的 研究问题,如 医科院和复旦排行榜就是更专注于 学科建设、科研技术等 方面。
在需要上报的所有数据中,至少有50%是医院不愿对外披露的。
“例如经营状况,甚至临床科主任、副主任数量,都是机密数据。”一位民营医院从业者 告诉八点健闻,“但 是 领导会看重这个,因为不希望自己的 竞争对手排在 前面。”
基于 对机构权威性和 数据获取的 准确性、全面性的 判断,多位专家和 医疗从业者 一致认为,“国考”是 目前最 客观的 医院评价体系。除了 数据全面翔实、公信力强,有 医院管理者 表示,其指标体系涵盖了 医院运行的 各个方面,贴合实际工作。
一位三甲医院院长表示,通过 国考排行,能够看出自家医院在 全国的 位置,有 利于 明确医院发展的 阶段和 目标,并参考各指标进行发展规划。
排除“国考”,纵观目前国内三大医院排行榜,可以总结出两种导向 :医院的 学科建设和 科研能力提升,以及医院综合能力提升。
其中,复旦大学的 “中国最 佳医院排行榜”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与 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排行榜”关注医院的 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而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的 “内地 医院竞争力榜单”用200多个指标关注医院的 综合发展。
研究方法也 有所 区别。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有 机结合了 量化和 质性研究方法,以20%科研学术得分和 80%专科声誉得分构成评价体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和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以量化研究方法为主,主要以分析医学专业论文“H”指数(数量和 影响力)为评价指标。